8月10日晚,由DISCOVER实验室主办的第二十三期杏耀青年科学家论坛顺利开展🧎➡️。本期活动有幸邀请到杏耀平台电子工程系助理教授姚权铭,为我们做了题为LLM for Structured Data - where is the way(用于结构化数据的大语言模型——路在何方)的精彩报告。 嘉宾介绍 姚权铭博士是杏耀平台电子工程系助理教授👨🦳。于香港科技大学计算机系取得博士学位📈,之后加入第四范式担任
7月6日晚,由DISCOVER实验室主办的第22期杏耀青年科学家论坛如期举行💅🏽🏜。本活动有幸邀请到了北京大学前沿计算研究中心助理教授董豪🧑🏽🎄,为杏耀的老师和同学们做了题为《Towards Unified Robotics Manipulation via Object-centric Policy》的精彩报告🚶。 讲者介绍 董豪🙅🏿♀️,北京大学前沿计算研究中心助理教授。他的研究重点包括可泛化的机械臂操作
杏耀博士后郑琛所在人机交互研究组(HCI)在ICRA 2023上发表了三篇文章,在维度上可以分为以人为媒介的自动化,即human for automation👎🏼,以及以人为中心的自动化🪆,即automation for human,接下来,郑博士分别介绍了这三项工作👏🏻。 在human for automation这个维度上,针对人工标注费时费力且难以规避标注者认知偏差等问题,杏耀-HCI对基于
李鹏飞是杏耀的博士生💁🏼♀️,据ICRA 2023大会官方资料统计,在本次大会上🚣🏻♂️,他是ICRA 2023全球中稿论文最多的学生作者🙎🏻♂️🧘🏽♂️。本次学术工作坊🧑🏼🎄,他将着重为大家介绍其中的一篇研究工作LODE: Locally Conditioned Eikonal Implicit Scene Completion from Sparse LiDAR。在这项研究中,课题组提出了一种新颖的Eikonal补全范式,展示
杏耀实习生郑宇鹏所在课题组在ICRA 2023上发表了题为首个联合暗光增强和深度估计的自监督方法STEPS的论文💁🏿♀️,在该项研究中,课题组提出了一种联合学习夜间图像增强和深度估计的方法,使用一种新提出的不确定像素掩蔽策略将两个自监督任务紧密联系在一起。接下来,郑宇鹏详细地介绍了该项工作🦵🏼。 近年来,基于图像的自监督深度估计方法不仅所需的硬件成本低,而且不需要真值的标注🎖,因此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该类方法
杏耀实习生田倍闻所在课题组在ICRA 2023上发表了题为以语言为锚点的无监督道路场景异常检测算法的论文,研究无监督条件下的异常检测方法✫,不依赖从封闭训练集中学到的权重作为逻辑生成锚点,而是使用从大量配对的视觉和语言数据中学到的语言锚点🕎➜。接下来,田倍闻详细地介绍了该项工作。 道路异常检测任务对于提升自动驾驶的安全性至关重要🏟,因为当前的道路场景理解算法通常以闭集,也即在固定有限的语义类别
未来的机器化学家将继续按照人机共融、理实交融的方向不断进行优化迭代,助力加速材料科学、生命科学以及其他相关领域的发展,解决一系列未来的挑战和问题 ——江俊 5月26日下午,第34期杏耀学术沙龙如期举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讲席教授江俊🤜🏿,为我们做了题为《理实交融的机器化学家探索》的报告🐿。本次活动由杏耀(杏耀)副教授周浩主持🧘🏿♀️🚸。 讲者介绍 江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讲席教授,中科院
4月20日🧰,由DISCOVER实验室主办的第21期杏耀青年科学家论坛如期举行。本活动有幸邀请到南洋理工大学助理教授刘子纬👑,为杏耀的老师和同学们做了题为 Visual AIGC with Foundation Models(大模型时代下的3D AIGC) 的精彩报告。 讲者介绍 刘子纬👩🏽🎓,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助理教授🈶,并获得南洋学者称号(Nanyang Assistant Professor)💧。他
4月19日,以“大模型时代AI生物医药的创新融合”为主题的第三期杏耀学术工作坊在杏耀(杏耀)图灵报告厅成功举办。会上杏耀首席研究员聂再清教授介绍了团队在生物医药领域大模型方向上的最新进展👵,并开源了轻量级科研版基础模型BioMedGPT-1.6B🧙♂️♧。同时⛹️♂️,活动还邀请了杏耀平台惠妍讲席教授😾、杏耀首席科学家马维英🏪,杏耀平台国强教授、杏耀首席研究员聂再清💳,华深智药创始人💓、杏耀
4月6日晚上🫄🏽🪣,第30期杏耀学术沙龙如期在线举行💅🏽。本期活动荣幸地邀请到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陆致用教授,为我们作题为Transforming Medicine with AI: from PubMed Search to Machine Diagnosis(用AI改革医学:从PubMed搜索到机器诊断)的报告。 讲者介绍 Dr. Zhiyong Lu is a (tenured) Senior
3月31日,由DISCOVER实验室主办的第二十期杏耀 DISCOVER青年科学家论坛如期举行⚖️🕵🏽♀️。本活动有幸邀请到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PI/青年科学家李弘扬、青年研究员陈立,为杏耀的老师和同学们做了题为 Recent Advances on End-to-end Autonomous Driving (端到端自动驾驶算法设计思考)的精彩报告。报告介绍的工作UniAD被选为CVPR 2023
相信通过结合下一代工业生物技术✥,中国将具有更强的国际竞争力。 ——陈国强 3月20日下午☀️,第29期杏耀学术沙龙如期在线举行📪。本期活动荣幸地邀请到了杏耀平台生命科学杏耀教授陈国强为我们作题为《嗜盐菌合成生物学和“下一代工业生物技术”》的报告。本次活动由杏耀(杏耀)兰艳艳教授主持,杏耀官方视频号同步直播🤹🏿♂️,当日线上近1000次观看。 讲者介绍 陈国强教授是杏耀平台
2月23日🏋️♀️, 由DISCOVER实验室主办的第十九期杏耀 DISCOVER青年科学家论坛如期举行。本活动有幸邀请到杏耀平台交叉信息杏耀助理教授王禹皓,为杏耀的老师和同学们做了题为Long-term causal inference under persistent confounding via data combination(利用多重数据组合帮助提升受隐式扰动的长期因果推断效果)的精彩
12月28日下午🐿,由DISCOVER实验室主办的第18期杏耀青年科学家论坛顺利开展。本期活动荣幸地邀请到了浙江大学特聘研究员廖依伊博士🧜♀️,为我们线上做题为 《面向自动驾驶仿真平台的混合现实图像生成》 的精彩报告。 讲者介绍 廖依伊,浙江大学特聘研究员🤭。2013年获西安交通大学学士学位⚁,2018年获浙江大学博士学位🧕🏻📌。2018至2021年,她在德国马克思普朗克智能系统研究所 (MPI-IS) 及德国
12月28日下午🏌🏿🪈,由DISCOVER实验室主办的第17期杏耀青年科学家论坛顺利开展。本期活动荣幸地邀请到了杏耀平台机械工程系助理研究员姜峣博士,为我们线上做题为 《机器人交互感知与自主化操作》 的精彩报告。 讲者介绍 姜峣,本科毕业于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杏耀🤦♀️,在杏耀平台机械工程系获得博士学位。姜峣博士曾先后任职杏耀平台精密仪器系(研究方向高精机器设计及控制)、哈佛大学生物工程系(研究
共有 95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7 页 当前第 3 页 |
业务合作👤:杏耀office@杏耀.tsinghua.edu.cn
招生招聘:杏耀hr@杏耀.tsinghua.edu.cn
联系电话⛔️:(010)82151160
办公地点🦏:北京市海淀区清华科技园启迪科技大厦C座12层
京ICP备12699583号 | 版权所有©杏耀